集安风水考察活动圆满结束

时间:2022-10-31 作者:admin 点击:185次

2012年集安风水考察活动圆满结束

中华周易联合会-集安风水考察团

中华周易联合会-集安市政府风水考察

中华周易联合会-集安市政府风水考察

风水考察活动
由中华周易联合会田野会长发起,佳木斯分会协理,由吉林仁隆房地产有限公司,仁隆山庄赞助。於2012年6月10号至13号在吉林集安市文化古城,考察高句丽王朝古墓群实地风水考察活动。10号11号上午考察高句丽王朝古墓群,洞沟古墓群,贵族古墓群,丸都山城古墓群,长川古墓群。好太王碑。做实地风水考察,山水墓穴考察,现代墓穴考察等等。下午是研讨会。12号观游五女峰景区,游鸭绿江等等。9号下午报道主仁隆山庄。13号离开。山庄有游泳馆,自己带洗漱用品,学习笔记。
每人500元,包括古墓群门票,风景区门票,游江船票,食宿等等。
人数20人之内,要求:必须是有名望有涵养有德的专家学者参加。
 集安位于吉林南部边陲,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对朝三大铁路口岸之一,新兴的边境、生态、文化旅游城市。
中华周易联合会-风水考察团在考察古墓风水布局

集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前37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高句丽在鸭绿江中游和浑江流域建立政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区),集安作为高句丽都城长达425年。668年高句丽灭亡后,又经历了渤海、辽、金、元、明各朝。清光绪28年(1902年)建立辑安县,1965年改为集安县,1988年5月改为集安市,1988年7月被省政府确立为省级经济开发区,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7月,世界遗产大会将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华周易联合会-风水考察团在考察古墓风水布局
  集安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集安是一座历史厚重的古老城市,早在新旧石器时代,就有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公元3年高句丽的第二代国王——琉璃王迁都集安。集安作为高句丽的国都历时425年,经历了十九代王,是当时东北政治、文化、经济交流的中心。古代的灿烂文化在集安境内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世界级)、洞沟古墓群、丸都山城(国家级),其中高句丽古墓群七十五座、古墓万余座,号称“东方金字塔”的大型王陵十余座——将军坟最为雄伟。还有号称“海东第一碑”的好太王碑,号称“东北亚艺术宝库”的壁画墓二十余座,数五盔坟的壁画最绚丽多彩。集安文物古迹对研究中国历史与考古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集安是一座美丽的边陲小城。幅员面积:3354.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3.5%。特别是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园内五女峰、小江南、洞天皓月、美容泉、大峡谷、老虎岩、抗联遗址、植物园、仙人台、观峰台、老岭松涛、一线天、高句丽古代采石场、枫叶岭十四大景区,56处景点形成了以原始生态为特色的自然风景旅游区,林荫古道、小桥流水、迤峰叠岭、云雾缭绕、风光秀丽、尽展神姿仙态,天高云淡、风清气爽、红叶披秋、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胜览江南绝色。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似一幅永恒的画卷展示在世人面前。

  集安位于东经125°34′33″~126°32′48″,北纬40°52′7″~41°35′18″之间,属于季风性湿润气候。这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山野植物分布均衡,被人们称为吉林省的“小冮南”。集安是中草药的宝库,有天下闻名的人参,鹿茸,这的人参体长,形高,质好,“人参之乡”由此得名,集安还有灵芝,党参,贝母,蘑菇,木耳,山野菜,花生,芋头,蜂蜜,哈什蚂等中药材和土特产,以长白山中药材为基础的医药工业,正在集安崛起。
  集安是“鱼米之乡”,这里生产的大米在清朝是贡米,专门供皇帝和皇室家族食用。集安境内有四大库区,盛产公鱼,鲤鱼,鲑鱼,鲫鱼和江虾,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生态食品。集安是中华秋沙鸭的乐园,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仅存不足1000只。集安还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日本人侵略东北时,这里曾是革命的根据地和会师地。抗日英雄杨靖宇曾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老岭会议”,抗日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将永垂千古。
  集安是一座边境城市,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边境线长达203.5公里,依岸可见朝鲜的山水田路,工厂房屋和人们的劳动生活,乘船可游览两国风光,在鸭绿江上有雄伟屹立的“鸭绿江国境大桥”,还有中朝合建的“云峰发电站”和“老虎哨电站”,在国内外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中华周易联合会-风水考察团在鸭绿江畔合影  
高句丽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但如果提及究竟对它有多了解,恐怕很多人都说不出所以然来。高句丽在人们的脑海中始终只是一个概念。在古老的传说中,高句丽源于卵生。
  高句丽民族起源
  高句丽,又称高丽。高句丽族很早就开始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朝鲜半岛的北部和中部地区活动,我国先秦古籍《逸周书·五会篇》载:“北方台正东高夷。” 后世人孔颖达疏云:“高夷,东北夷高句丽。”这是早期中国对高句丽族的认识。
  高句丽民族三大历史谜团
  对高句丽还很陌生的你肯定很想知道,高句丽民族到底从何而来?它又经历了怎样的兴衰演变?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的历史文化意义有多大?这个煊赫一时的民族又如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一切还要从高句丽民族的起源谈起。
  遗留至今的高句丽王朝遗址位于与鸭绿江只有一水之隔的边陲小城——集安。遗址中包括将军坟在内的高句丽王陵、山城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曾经称霸东北亚并持续七个世纪之久的民族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有痴迷于研究高句丽历史的人就说过,这里“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
  卵生传说
  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两千多年前,今松花江中游平原上有东夫余国。相传国王金蛙在一次进山狩猎中尾追一只中箭的梅花鹿,来到山下大河边,止步环顾四周,不见了梅花鹿,却有一位貌美的女子端坐岸边。女子自称柳花,是河伯神的大公主。金蛙将柳花带回宫中,立为西宫后。
  某日,一束耀眼的阳光从窗口进入,直射在柳花的小腹上。这道阳光为她带来了身孕,但九个月后,柳花分娩时产下的却是一个肉卵,坚如硬石。又经数日,肉卵开裂,蹦出一个壮实的男童,几年后,男童长成为一个英俊健壮的小伙子。相传小伙子天生灵性,文武兼通,力大无比,精于骑射,人称“朱蒙”(夫余语,善射之意)。
  将军坟
  当时东宫王后已有七子,但都不如朱蒙,对他很是嫉妒。某日,东宫长子诬称朱蒙谋反,纵恿国王杀之。朱蒙闻讯带两名家奴出逃,在太阳神的帮助下渡过奄利河,逃入邻近的卒本夫余,最终建立了高句丽国,定都沸流水畔的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县城附近),时为汉代公元前37年。后世将朱蒙尊为高句丽始祖东明圣王。

中华周易联合会-风水考察团在考察将军坟古墓风水布局

中华周易联合会-风水考察团合影
  这个传说恰巧与好太王碑上朱蒙“出自北夫馀,天帝之子。 母河伯女郎。剖卵降世”的碑文记载相互印证。
  集安墓地群
  高句丽王朝往事
  走在集安市区街上,不时可见用铁栏杆围起来的残存的高句丽国内城城墙,它就隐藏在现代的居民楼中间,虽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雄伟,但从呈方形的布局结构、六处城门遗址和宽十余米的护城壕,依然能够感受到以往的辉煌。不过如果说它就是高句丽都城的全部,那就错了,因为在集安市西北的丸都山上,在夏秋茂密的丛林中还保留着同样属于高句丽都城的丸都山城。

中华周易联合会-风水考察团在考察古墓风水布局
  高句丽在长达705年的历史中曾几次迁都,但有确切记载的都城是从丸都开始的。丸都城虽几经战火与修葺,但仍不断见于史料,可见这座山城在高句丽中后期的重要性。丸都山城依半圆形的山峰而建,呈簸箕状,背依山峰,面向河谷盆地,通沟河从城南流过。城墙大部分已经坍塌,唯东墙南段、西墙北段和北墙保存相对较好。站在高台之上南望,河谷及集安市区一览无遗。高句丽王平时居平原城,战时躲入山城,这是高句丽都城的一大特色。
  一个古族的辉煌
  那一段遥隔近两千年的历史是不能不探寻的。单单是看一座碑、一方陵,你就能嗅到高句丽鼎盛时期的霸气。
  碑,是一座写满汉字的功德碑,名曰“好太王碑”,矗立于太王陵东侧,被誉为“东方第一碑”。好太王碑距今1580年,隶书碑文自右向左直书,1775个汉字镌刻于方柱形碑身,记述了高句丽第十九代王永乐太王的文治武功。

  墓,是一座方坛阶梯石室的寝陵,名曰“将军坟”,卧于龙山脚下的悬崖之上,号称“东方金字塔”。将军坟里长眠着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长寿王在位七十九年,享年百岁,毕生开疆拓土,还为自己建造了造型颇似古埃及法老陵墓的方锥形墓。

中华周易联合会-风水考察团在考察古墓风水布局
 长寿王时期的高句丽最为鼎盛,趁东晋、南北朝混乱之机,一方面继续谋求中原诸政权的册封,另一方面向朝鲜半岛南部扩张。一时间,这个雄踞于东北的民族政权达到了顶峰。
  延续了705年的高句丽政权覆灭于盛唐。之前,隋炀帝曾倾全国之力三次讨伐,战况持久惨烈,共计有六十万隋朝将士阵亡,直接导致了隋王朝的提前崩溃,高句丽也元气不再。凭借雄厚的国力,在唐太宗御驾亲征的鼓舞下,唐朝水陆大军步步紧逼,攻城掠地。在唐与新罗的联合夹击下,高句丽国终于在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灭亡。
中华周易联合会-风水考察团在考察古墓风水布局
  成王败亡,残留的王公贵族们的墓葬群成了高句丽遗落在集安古城的背影。在集安的外围到处有墓葬群,据说有编号名称的墓葬逾万座,堪称东北亚地区古墓群之冠。其中,五盔坟是最值得一看的。走进墓室,站在坚硬的石棺床上,阴森可怖之感凉透骨髓。
中华周易联合会-风水考察团在考察风水布局

  望向古墓四壁,令人叹为观止的壁画依次呈现,虽距今千余年仍完整可辨。壁画覆盖了墓室的五面,以朱砂石绿为主体颜色,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格局,莲花白鹿、伏羲女娲、帝王仙人和日月星辰的图案,无不流露着中原文化的深远影响。

中华周易联合会-风水考察团在考察古墓风水布局

中华周易联合会风水考察团研讨古墓风水布局

中华周易联合会风水考察团研讨古墓风水布局

中华周易联合会风水考察团研讨古墓风水布局

中华周易联合会风水考察团研讨古墓风水布局

中华周易联合会风水考察团研讨古墓风水布局


回到首页